注册 登录
君临志愿者 返回首页

莫陌的个人空间 http://www.qyjunlin.com/?533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分析

已有 4820 次阅读2012-7-6 03:32 PM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推进社会服务的创新。其中,引进和借鉴外国现代志愿服务,改造和丰富“学雷锋、做好事”形式,逐渐建立当代中国的志愿事业,就是重要的创新形式。从广州、天津、深圳等地区率先发展志愿服务,至今走过20多年历程,经历了“探索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过程[①]。从国际经验看,现代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也经历了由民间自发活动到社会组织推动、从零星服务行为到公益文化普及、从个别人热心服务到社会支持网络形成的过程,逐渐形成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具有东方社会文化影响,又具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基础,建设富有特色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需要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要素分析

社会志愿体系需要精神文化、组织机制、行为规范、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有政府支持的志愿服务、法律支持的志愿服务、社团支持的志愿服务、社区支持的志愿服务、企业支持的志愿服务、宗教支持的志愿服务等不同类型。[②]中国的国情特色和现实条件,决定社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不能全盘移植,而必须根据“需要性”、“可行性”进行设计。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志愿精神、志愿人员、志愿行为、志愿组织、志愿资源等是中国社会志愿体系建设的重要要素。

志愿精神——价值体系基础

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具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要自我奉献、服务社会;二是认为不为报酬服务社会;三是认为服务社会充实自己;四是认为既服务社会也获得回报(不单纯是经济回报)。详细分析志愿精神的基础,东西方社会具有差异:欧美国家的基督教文化对于志愿精神形成的影响极为深远,促进了爱和善的普及,促进对陌生人的爱,促进为关怀、帮助他人而竭尽全力。东方国家的儒家学说、佛教中也有慈悲、慈爱精神;传统伦理对于友爱互助特别强调。但是,东方社会的友爱、互助强调“邻里相助”、“亲友互助”等“熟人”之间的关爱,对于陌生人的关心、帮助缺乏鼓励。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城市化促使“陌生人社会”日趋普遍,城市社区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促使对社会团体的依赖增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志愿精神强调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等级、不分亲疏,只要是人就需要关爱和帮助,只要是生命就需要关爱和帮助。因此,志愿精神能够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核心价值体系的充实发展又为志愿服务事业奠定更加雄厚的精神基础。

(二)志愿行为——社会创新实践

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行为——志愿服务、志愿活动、志愿宣传等等。因为,正是千百年来的慈善、互助行为构成现代志愿服务的基础,现代志愿服务又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基础。在当前中国条件下,“推动以人为本的社会政策,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不断开展社会创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方向。”[③]志愿行为具有三个特征:第一、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对象需求为本。志愿者没有必然服务的职业要求,而是发现社会建设需求、弱势群体需求之后,主动开展服务。第二、率先探索和实践。志愿服务往往是政府服务、市场服务所难以顾及的领域,缺乏前人经验借鉴,必须通过志愿者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而满足对象的服务需求。第三、微观性及影响力。志愿行为来自广大公民,但仅仅是公民生活中的小小组成部分。这样,在从事志愿服务的时候,各种行为创新不会直接产生太大的影响,容易为社会接受。但是,志愿服务中的一些有价值的行为模式、理念模式,逐渐具有社会推广价值,就能够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发挥广泛的影响。因此,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志愿服务都成为社会创新的“试验田”,点点滴滴提供经验教训。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需要各个领域进行创新,逐渐汇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志愿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对于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志愿人员——公民角色认同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的参与既体现了社会文明时尚,也促进了个人公民素质的提升。最重要是公民角色的认同,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传统社会的民众以家庭、家族、部落、亲缘关系为认同,在这一范围内互相帮助、共担责任;但是,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流动,促使民众在迁移过程中超出了亲缘关系,陌生人的社会、变化性的关系,使得他们难以寻求传统方式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超越职业需求和利益关系的志愿服务,成为民众体现自我价值,认同公民身份的有效途径。

表一:您认为参加志愿团体,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员中

选项

N

%

都是为人友善的好人

343

31.6

大多数是友善的好人,也有极少数不友善的人

537

49.5

人员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149

13.7

不友善的人占大多数

12

1.1

根本没有好人

3

0.3

不清楚

40

3.7

合计

1084

100

资料来源: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2005年问卷调查数据。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志愿者被看作“友善的人”、“好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为利益计较和争夺的情况加剧,互相之间的不信任、不尊重现象增多,公民社会的凝聚力受到破坏。这时候出现的志愿人员,不为名利、不计利益,通过奉献和服务,帮助了有需要的人群,增进了公民间的团结与合作,成为现代公民的表率。

(四)志愿组织——民主参与途径

志愿组织不仅仅是适应服务社会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志愿者学会参与社会、学会民主政治的需要。因为,来自社区、农村、学校的人们,为了交流、为了表现、为了发出影响力,往往要通过结社形式。然而,一般性的兴趣结社、自由结社难以具有持久发展动力,介入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就赋予社团新的生命力。

表二:您加入社团的主要目的是:(限选两项:N=2534

项目

N

%

锻炼自身能力

1654

65.3

发展兴趣爱好

1095

43.2

获得荣誉

137

5.4

结交朋友

665

26.2

实现自我价值

1063

41.9

其他

53

2.1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委员会2007年调查数据。

调查发现,志愿者参与社团的基本动机是锻炼能力和发展兴趣,但逐渐将这种需求与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相结合。从世界各国情况看,“草根组织对政府机构和商业企业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当地社区和社区发展援助机构之间建立起至关重要的联系,因为双方都信任草根组织。”[④]国外的各种社团组织都通过建立志愿队伍,一方面赢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提供公民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在服务中提高民主能力。中国的青年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民间志愿组织都注重让成员在参与中成长,通过民主参与培养社会领袖才能,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民主与进步的力量。

(五)志愿资源——和谐社会力量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志愿事业成为聚集社会资源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权利聚集资源、市场聚集资源之外的整合资源方式。公民乐意参与志愿服务,从中获得自豪感与精神的充实;社会组织愿意开展志愿服务,作为体现服务形象的有效载体;工商企业积极支持和资助志愿服务,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途径;党和政府统筹和推动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创新的有益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社会的最佳途径。伴随和谐社会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聚集在志愿事业领域,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自然资源、宣传资源、人文资源等等。反过来,志愿事业聚集的力量越来越大,就对社会发展具有日趋重要的影响力。有远见的党政领导人、社团领袖、社会人士,都非常重视志愿组织的能量,积极培育、主动利用,从而获得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

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精神、志愿行为、志愿人员、志愿组织、志愿资源是基本的要素,是志愿事业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党和政府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培育,形成这些要素,创造志愿事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条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基础。

二、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区域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市在发展市场经济、推进社会转型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志愿服务的作用,并且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辽宁等省市率先尝试、大胆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模式。

(一)行政推广模式——北京

北京市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主要是配合共青团中央开展青年志愿服务,配合国家民政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伴随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及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活动举办,民间组织志愿者和境外机构驻京办事处志愿队伍逐渐活跃。但是,在市委市政府尚未明确政策和措施之前,北京的志愿服务发展状况一般,落后于先进地区。然而,从2005年开始适应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事业的发展,建立“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并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组合各部委办局的力量。近年来,市委常委会多次会议讨论志愿服务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出席志愿服务活动,发表重要讲话,产生国际国内影响,也调动了北京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涨热情。2005656日,北京奥组委、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等单位联合举办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启动仪式暨“志愿服务与人文奥运”国际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祺,北京市市长王歧山出席活动;并且邀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总协调员莱德等出席;国务委员陈至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邓朴方等出席。国内外重要人物高调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促使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和重视志愿服务。从近年的发展看,北京市各级党和政府在推动志愿事业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政治高度、社会大局、国际大事的角度宣传和推广志愿服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取得快速的发展。

(二)文明影响模式——上海

上海市的志愿事业具有历史传统。近代青年基督教会的志愿者就在上海开始志愿服务,并且影响到其他社团组织的学习、模仿。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浦东新区建立后,大胆改革社会管理模式。其中,鼓励青年基督教会等民间组织、宗教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在吸收传统文明、近现代文明、西方文明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把志愿精神与城市文明的发展紧密结合,获得繁荣兴旺。1997年在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了“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精神和志愿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个重要途径。”[⑤]特别是配合上海市举办“世博会”的筹备工作,志愿组织发出“与世界同行,做文明的上海人”等号召,鼓励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育志愿精神,向全世界展示现代化上海的文明形象。在文明委的领导下,上海志愿事业获得多样化、灵活化的发展。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最活跃、最亮丽的队伍,以开展大型活动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援外志愿服务等创造了引人注目的品牌。胡锦涛总书记在访问老挝时接见上海青年志愿者队员时的讲话,成为激励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和奉献的重要源泉。上海社区志愿服务注重系统性和细致性,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上海慈善义工(志愿者)纵队及各分队的服务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社会反响强烈。总而言之,上海市的志愿服务与城市文明、社会精神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三)社会合作模式——广东

广东省是当代中国大陆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从1987年广州市诞生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990年深圳市诞生第一个注册志愿者社团,经过20年历程,探索出特色道路。由于是自主探索、自由创新,就出现了多种分化局面。全国首先产生“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不同概念的就是广东[⑥],并且引起国内一些地区效仿。其实,两者都是来源于英文的Volunteer service,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不论是倡导“志愿服务”的广州、珠海、中山,还是倡导“义务工作”的深圳、南海、顺德,都更多强调其适合本地实情,受到群众欢迎。从调查数据看,接近半数的民众知道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电话诞生与广州市,并且以此为自豪,也乐意参加服务活动。   

表三:当代中国大陆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诞生于:

项目

N

%

深圳

296

13.7

北京

637

29.6

广州

908

42.2

佛山

41

1.9

上海

142

6.6

其他

130

6.0

合计

2154

100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委员会2007年调查数据。

正因为广东省志愿服务的产生初期,动力就来自民间,所以在后来党和政府进行倡导、推动的时候,各种社会力量就积极合作,形成良好的关系。目前,广东省构建了“一委两会三中心”的体系,指导和支持各级志愿组织发展壮大。第一、广东省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由省委省政府成立的统筹领导机构,省委副书记任主任,省委常委、副省长任副主任,各厅局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共青团广东省委。第二、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这是凝聚各种志愿社团、志愿人员的联合性组织,提供沟通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第三、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这是由民间发起成立、政府注资支持的基金会,为各级志愿组织、各类志愿社团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第四、广东省志愿者事业指导中心。这是具体提供指导、咨询,帮助志愿社团开展服务的机构。第五、广东省志愿服务研究中心。这是凝聚专家学者资源,开展志愿服务研究,为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智力资源的机构。第六、广东省志愿服务培训中心。这是开展培训辅导活动,提高志愿者服务技巧,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机构。这样,在省级机构的统筹和推动下,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建立四级志愿组织网络。党政兴办的志愿社团、民间成立的志愿社团、境外机构进入的志愿队伍、公民自发的志愿群体,相互合作、共同服务,为广东省的繁荣富强和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帮助,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人性培育模式——浙江

受到广东、上海等地区的影响,浙江省特别是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等进入21世纪就加快了发展志愿事业的步伐。其中,杭州市后来居上、独树一帜,成为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广泛影响的典范。胡锦涛同志在20015月视察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的社区时指出,“社区要建立两支队伍:一支是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支是社区志愿者队伍。”[⑦]由此,杭州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市委市政府“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吸引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这项事业。随后,宁波、温州积极响应,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注重培育志愿服务力量,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因素。近年来,在总结各市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建立“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推动全省的志愿事业发展。浙江的志愿服务体系,具有独特启迪:一是志愿服务与“生活品质”战略相结合。杭州市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活品质”城市的战略,把人民生活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体现了人性化的思维。志愿者成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在日常化的服务中产生效果。二是志愿服务与人文要素相结合。浙江省具有浓厚的人文基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怀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因素。志愿事业发掘和利用这些积极因素,让志愿者的服务温馨、温暖,特别具有“江南如春”的特色。三是照顾各层次、各类型群众参与志愿活动、享受志愿服务的需求,组建多种多样的服务团队。杭州市、宁波市、温州等深入社区,吸引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员,根据兴趣爱好建立各有特色的服务小组,与有需求的服务对象对接,开展富有成效的服务活动。总之,浙江省志愿组织发挥人文色彩浓厚、人性氛围浓厚的特点,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效果明显。

(五)优势转换模式——辽宁

辽宁省志愿事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也面临巨大的需求。一方面,作为产生“学雷锋、做好事”典型经验的地区,友爱互助、乐于助人成为社会各界的传统;另一方面,老工业基地转型,大量产业工人转岗和调整,度过难关的时候特别需要志愿者的帮助。为此,辽宁省志愿组织首先在沈阳等工业城市探索和创新,将对于工厂员工生活区的服务作为重点,开展帮助下岗工人掌握新技能的义务教育,开展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助学活动,开展问寒问暖送温暖的活动。同时,在大连市积极探索慈善义工、慈善志愿者活动,根据城市转型需要,鼓励志愿者将慈善精神、公益精神传播到社区,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还有,利用辽宁省的高校大学生多,青年志愿者力量雄厚的优势,发动青年志愿者深入城市社区、山区农村开展活动。一方面进行服务,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另一方面传播志愿文化,促进“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的拓展与创新。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基地的转型逐渐成功,庞大的产业工人也逐渐适应市场经济与商业社会,生活重新稳定和发展。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民众值得依赖的“好人”、“有心人”、“高尚的人”。

(六)内外互动模式——四川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的内陆地区,既不同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不同于中外文化交往频繁的大城市,但是10多年来的志愿服务却异军突起,很有特色,引起全国的关注。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外互动”:一方面,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事部等启动的“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以四川省为重点,并且通过四川辐射西南、西北地区。另一方面,美国、欧洲、亚洲的扶贫援助机构及志愿组织也以四川为重点,进行援助实验,逐渐向西南地区、西北地区辐射。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志愿者工作指导委员会”,成都市更是率先探索,发展城市社区志愿服务、郊外农村志愿服务、大学生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等,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2004年底,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成都举办“和谐社会与志愿服务”论坛,中央和国家部委办有关人员、专家学者、志愿者领袖数百人聚集,探讨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这次论坛,既促进了全国志愿事业的繁荣,也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志愿服务广泛普及、走向深入,吸引更多民众参与。作为内陆地区、欠发达地区志愿事业发展的典型,四川省利用外部志愿组织介入的契机,带动本省及各市县志愿服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中国志愿服务探索和发展进程,各地区创造了不同的经验,形成不同的模式。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辽宁、四川等省市创造的六种模式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推广意义,能够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

三、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格局

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希望各地区在自主探索、灵活实验的基础上,逐渐提供具有共性的经验。我们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以下几个方面是建设志愿服务体系格局必须注意的:

(一)党和政府委托。从“党和政府支持”向“党和政府委托”的领导方式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志愿事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全国和各省市都尽快建立“志愿者工作指导委员会”,从党和政府的高度统筹志愿事业的发展。但是,根据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趋势,党政从直接扶持部分志愿组织转向面向所有志愿组织、志愿机构委托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创新,激励志愿组织发展壮大,并且承担服务社会需求、服务民众生活的任务。

(二)社会团体管理。党政对于志愿事业的领导,通过委托社会团体管理,下放管理权限,扩大发展空间。现阶段以志愿者联合会及专业志愿者协会的管理为主,伴随社会团体的繁荣兴旺,逐渐过渡到大量社会团体建立志愿队伍,形成多元化、活跃性的志愿力量。目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发育不够健全,社团的动员与管理能力建设不足,也是导致社会自我管理存在困难的原因。党和政府通过鼓励健康性社会团体的发展,增加志愿者参与的程度,培育积极的组织动员能力,就有利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

(三)公民自由参与。创造公民自由参与、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环境,提供激励条件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参与的热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缺乏民主参与的引导与培养,出现“一盘散沙”、“社会分裂”就是潜在的隐忧。通过志愿活动的吸引,公民在自由参与过程中学会民主意识、学会组织秩序、学会互相支持,有利于建设社会共同体,增强国家凝聚力。

(四)公益文化普及。中国需要进一步普及公益文化、慈善精神、志愿理念。这不仅仅是志愿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创造幸福生活、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道,“在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和更加安全的世界的进程中,志愿者精神将继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⑧]志愿精神是和谐社会的文明心态、人文要素的基础,是融合社会生活与崇高追求的基础。

(五)支持网络广泛。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广泛社会资源的支持,包括法规政策的支持、工商企业的支持、民间组织的支持、国内外机构的支持、社会人士的支持。“人人参与志愿活动、人人享受志愿服务”要成为时尚,参与和支持志愿事业要成为人们的荣耀。

(六)公共评估监督。现代化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不仅需要热情,需要参与,而且需要产生效益、真正有益。所以,志愿服务的绩效评估是向广大公民表明这项事业的价值、公共投入的价值、民间资助的价值之关键。开展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进行服务活动的考核评估,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解答公民的质询与质疑,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广东省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主动建立“广东省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每年调查分析志愿事业发展状况,公布政府和社会资源投入产生的绩效,揭示存在问题、解释问题原因,提出改善对策。这些措施,对于赢得公众信任,争取更多支持志愿服务的力量和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长期、系统的工作,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快志愿事业的发展,逐渐建立健全相关的体系因素,就有利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志愿组织和志愿者都为此付出辛勤的努力,也需要获得党和政府的支持与广大公民的参与。(《新华文摘》2008年第十六期转载)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清远君临志愿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56665861-0 粤清城社证字第0048号 粤ICP备16013497号 )

GMT+8, 2024-11-15 11:12 AM , Processed in 1.0616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